2011年以来,徐汇区围绕公共文化体系建设,始终坚持以人为本、共建共享、创新引领、融合赋权;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,公共文化系统的创造与创新。公民的文明素质、城市文明水平、城市文化品位和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
01创造高质量发展的徐汇
完善机制建设
徐汇区先后出台了《促进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实施办法》,专项资金投入逐年增加。2018 - 2020年全区文化投资总额中,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投资占比55.94%,保持10%的平均增长。
更均衡的空间布局
徐汇不仅拥有多个市级标志性文化场馆空间,而且拥有四层全覆盖、多元化的皇冠官网网站新空间。徐汇通过场馆、资金、项目的不同参与方式,增加了新型空间的数量和面积,率先实现了"15分钟到10分钟"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目标。
高质量推进徐家汇书院建设
更丰富的内容供给
在徐汇,很多人觉得他们可以去任何地方,任何人都可以随时接触到他们。面对疫情新常态的挑战,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,努力发展24小时不关闭的供应能力。
更积极的社会参与
随着管理向治理的转变,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和产品越来越鼓励社会参与。从"内部循环"& # 34;社会流通# 34;占总数的一半以上。
智能服务更友好
率先开通全市首个一站式文旅公共服务平台"徐汇文旅云",一键完成信息获取、预约、消费;试点城市首个景观保护网络应用场景"提高管理权力和公共资源投入的准确性。
02塑造徐汇服务系统化范式
硬件方面:加强了总库和分库系统
在整个地区,我们应该构建通用和分支文化中心图书馆的图书馆系统,形成了& # 34;五一个# 34;健全运行管理机制,创新示范图书馆基地品牌建设。
徐汇区举行文化中心图书馆总分馆系统成立仪式
软件维度:优秀的孵化作品
2019年获大众文艺领域最高政府奖第18届"明星奖"两项大奖;在第19届群星奖组竞赛中,徐辉的4幅作品入围决赛(上海10幅)。
音乐小品剧照"见自己"短篇小说苏州平话"辩护人"
拓展:激发社会活力
加强联盟枢纽,不仅要共享资源,还要共同创造产品;不仅有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的合作项目,获得了"优秀公共教育项目"文化部,还有"博物馆在家"文教与实践项目相结合的项目;充分集结了上海交大、商阴、商华、京沪剧团等著名专家、教师和名人志愿者力量,参与公共文化服务。作为文化志愿者项目,日辉友希"赢得了"四100"中央文明办颁发的先进标兵奖。